南宁市妇产儿童医院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龙岗分院
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们,面对宝宝的喂养问题,是不是经常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呢?现在有几个宝塔,可以帮助宝爸宝妈们解决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喂养及膳食问题。
膳食宝塔是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膳食结构的特点而设计的。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便于人们理解和日常生活的实行。而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喂养方式和膳食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新的指南对0—6个月、7—24月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这些特定人群的膳食选择提出补充指导,并设立了相应的膳食宝塔。这意味着不管你家孩子多大了,妈妈们都有了更专业的适合中国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饮食指导。
首先,我们看一下6个月龄内的婴儿如何喂养吧?
0~6月龄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母乳既可提供优质、全面、充足和结构适宜的营养素,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能完美地适应其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并促进其器官发育和功能成熟。
6月龄内婴儿处于1000天机遇窗□期的第二个阶段,营养对其生长发育和后续健康持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母乳中适宜数量的营养既能提供婴儿充足而适量的能量,又能避免过度喂养,使婴儿获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长速率,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在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关键推荐示意图中有8个注解,归纳起来有6大关键点,那就是: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3.顺应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4.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6.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再来看看7-24个月婴幼儿喂养有什么不同?
对于7-24月龄婴幼儿,母乳仍然是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与其同时,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主进食,这一过程从婴儿7月龄开始,到24月龄完成。这一年龄段婴幼儿的特殊性还在于父母及喂养者的喂养行为对其营养和饮食行为有显著影响。顺应婴幼儿需求的喂养,有助于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并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7-24月龄婴幼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三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长期的健康。
在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中有10个注解,概括起来也有6个关键推荐点:
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
2.从富铁泥湖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
3.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4.辅食不加调味品,尽力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5.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6.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成长。
但宝塔显示7-12月龄和13-24月龄孩子的食物重量有所不同。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又是怎么样的呢?
经过7~24月龄期间膳食模式的过渡和转变,学龄前儿童摄入的食物种类和膳食结构已开始接近成人,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营养应由多种食物构成的平衡膳食来提供,规律就餐是其获得全面、足量的食物摄入和良好消化吸收的保障。
2-5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良好饮食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全面营养、健康生长、良好饮食行为及户外活动应特别鼓励。要注意引导儿童自主、有规律地进餐,保证每天不少于三次正餐和两次加餐,不随意改变进餐时间、环境和进食量,培养儿童摄入多样化食物的良好饮食习惯,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
地址:广西南宁市邕宁区永福路28号 邮编:533000
建议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px 桂ICP备 180057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1408号